历史 历史价值引领 关键能力考查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正高级教师 朱世光
杭州学军中学 高级教师 金丽君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历史选考试卷依托《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延续浙江卷平实之中见高远的命题风格。在试题结构、题型题量、考查内容等方面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在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彰显历史价值引领下的立德树人。对新教材实施和课堂教学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坚持价值导向,落实育人目标
坚持价值导向,突出学科属性,引导学生从历史视野出发,思考家国命运、民族兴衰和人类发展,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人文化育功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一是以历史价值为导向,关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26题分析甲午战争后,面对民族危亡张謇“状元办厂”的历史动因;第28题从长时段看秦的统一、清朝的疆域,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从全民族抗战及其胜利,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抗战中凝聚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从民心的视角,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
二是渗透人文主义理念,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第27题通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和莎士比亚的比较、15世纪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积极影响的分析,理解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第29题以“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为主题,考查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反思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丰富人文精神的内涵。
二、突出能力考查,落地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概括来讲就是运用科学的史学理论和方法认识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一是强调复杂情境下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促成核心素养落地。第8、14、26、27、29题等考查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并说明历史事物的能力。第3、11、20、25等题考查辨析并运用史料的能力。第4、7、10、11、12、15、16、20、21、22、23、26、27、28、29题等考查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下进行分析的能力。
第26题“概述民族工业对中国社会影响、概括历史动因”,第27题“比较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第28题“阐述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简述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作用、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第29题“提炼并论证浪漫主义思潮观点”等考查学生运用归纳、概括、比较等思维方法分析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评价历史事物、论证历史问题等历史学科能力。
二是试题精心设计,注重思维含量,凸显学科能力多维度考查。选择题第8、9、14、16、20、21题等6道组合选择题,除第8题外,均采用不均衡组合形式,提高历史思辨能力的要求;非选择题第26、27、28、29题大多采用材料原文中的“关键词”设问,指向了知识的理解运用,提升了新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尤为突出的是第29题第(3)问要求学生提炼并论证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